黔东南州“桥头堡”政策激活教育人才“一池春水”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教育系统以《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桥头堡”政策)为契机,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大力推动教育人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一是靶向结对携手共进。探索实施“结对子”工作法,通过网络云课堂、优秀师资线上共享、物资捐赠、人员互访、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结对子”交流合作,实现教师互访、理念互鉴、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教育人才内涵发展。今年以来,共有23个“三名工程”工作室与佛山市21个“三名工程”工作室结成对子,21所学校与佛山市23所学校结成对子,其中19对学校被两省教育厅确定为粤黔教育共建协作帮扶示范校。
二是教研协作优化提升。对接建立“佛山指导教育专家库”,佛山市教育专家到州内开展教育交流、教学研讨和专题讲座,积极开展教育人才互访互学、支教跟岗等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今年以来,佛山市教研室10名高中学科教研员深入州内学校课堂一线,开展观摩听课27节次、座谈交流18场次、专题讲座22场次、现场示范课2节次。选派教育干部到佛山市跟岗学习20余人,争取佛山市选派专业人才赴州内学校挂职和支教150余人次。
三是学习培训强基赋能。与佛山市教育局签订教师培训协议,积极开展暑期教师培训。发挥佛山市“三名工程”专家优势,深入各县市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帮助打造黔东南教育人才“金种子”团队。今年以来,争取佛山市12位省级“三名工程”工作室专家深入11个县开展主题讲座20场次、公开课10场次,惠及师生2000余人。签署协议组织教师参加佛前两地共同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办学质量等能力提升班次4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