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黔东南州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暨"桥头堡"实施意见

黔东南州找准四个切入点推动“桥头堡”政策落地见效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来,黔东南州围绕实施十大工程找准产业承接、生态旅游康养、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四个切入点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成立招商专班,承接产业转移。成立了由州领导领衔的木材加工及家居制造、医药制造、新型建材(玻璃和陶瓷)、特色食品、文化旅游5个州级产业招商专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约、谁落实的原则,建立责任到人、全程跟踪、定期督办的签约项目落地跟踪督办机制,精准对接大湾区项目18月,引进大湾区产业项目144个,合同投资总额169.83亿元,新增产业到位资金68.24亿元,招引亿元以上优强企业项目96个。

二是策划重点活动,精准吸引游客积极举办走进BA”的故乡锦绣黔东南、佛山趣黔东南·百万大湾区游客打卡黔东南、相约大湾区·畅游桥头堡”2022年贵州旅游新产品等一系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大力推进黎平会议会址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以及生态山居精品民宿产业品牌项目建设。对外发布锦绣精品游”“游山玩水游”“非遗研学游”“文化风情游”“红色记忆游”5条主题旅游精品路线,与佛山市共同举办佛黔文化旅游周活动,挂牌成立黔东南州(佛山)旅游宣传推广营销中心,开通21400余名大湾区游客专列。今年以来,全州共接待游客5023.51万人次。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44家,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68家。全方位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大湾区市场需求,建设农产品基地,直供大湾区市场。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成为贵州首家承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机构。菜篮子、花卉、食药同源中药材、油茶、林特产品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获得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3个,正在申报4个。

四是推广“组团式”帮扶,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全面推广“组团式”帮扶的模式,加强佛山对黔东南教育医疗方面的帮扶,全面提升本地教育医疗水平。新增佛山市2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与黔东南2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结对协作关系。选派52名专任教师、8名校长、24名中层管理人员到我州重点帮扶县任职和教学,目前已组织线上线下培训271945人;全州40家医院与省内外43家(其中佛山31家)医疗机构结成76个帮扶关系,其中台江县民族中医院、榕江县人民医院、剑河县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与佛山市建立组团式帮扶关系,选派专家313人到受援医院开展医疗帮扶,组织培训1277场次培训人员3.6万人,指导开展新技术221项。佛山56个村(社区)、367个企业、114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579个脱贫村,已投入1.08亿元支持61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集成试点项目建设。

(来源:黔东南州委办公室、州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