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黔东南州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暨"桥头堡"实施意见

榕江县创新开展“山海协商” 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建设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榕江县为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增强榕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动城乡发展的造血功能,在贵州省政协支持和帮助下,创新推出“山海协商”议政推动榕江·南海从“两地协作山海协商”。通过“山海协商”议政会,推动两地思想碰撞、经验共鉴、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助推榕江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建设。山海协商为全州乃至全省首次,是深化推进东西部协作的创新举措,引起了社会上的良好反响,得到各级媒体关注和点赞,《人民政协报》《南方日报》《珠江日报》《贵州省政协报》《黔东南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宣传报道。榕江县在2022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得到各方充分认可。

一、搭建山海协商平台

根据南海区·榕江县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精神,按照“榕江所需,南海所能”明确由南海区政协牵头,动员更多力量积极参与到榕江发展上来。为落实联席会议精神,榕江县政协与南海区政协创新推出每季度召开一次跨省山海协商、讨论一个主题。一是明确协商主题首先围绕发展重点定协商选题。重点围绕在帮助榕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等方面,共同探讨协商议政主题。比如,两地政协多次沟通对接,第一次协商议政会明确了——如何推动榕江县打造对接融入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专题协商议政会活动主题,创新推出跨省山海协商。其次党政联席会点题定协商选题。通过南海区·榕江县东西部协作党政联席会议,两地“桥头堡”顶层设计、共建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组团式劳务协作、产业融入、引资引智等方面形成共识,明确协商议政主题。围绕机制创新定协商主题。加强与南海区政协沟通对接,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营商环境等方面难点、痛点、堵点进行磋商,明确协商议政主题。二是政协牵头周密筹备榕江县委高度重视两地协商议政会,“山海协商”作为工作品牌打造,委常委会多次听取专题汇报,针对性进行安排部署,明确由县政协主席牵头抓总,一名副主席具体调度,县政协办公室、县发改局等部门负责对接落实。为做好两地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两地政协互派小分队开展具体对接工作,分别多次组织召开筹备会议,提前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重点从区域合作、产业承接、农文旅融合、人才培育、新媒体发展等方面梳理榕江县打造“桥头堡”主阵地的问题困惑和需求事项,收集榕江为打造“桥头堡”主阵地系列政策文件,提前发给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研究“消化”,确保山海协商坚持问题导向、主体明确、解决实际问题,为高质量开好两地协商议政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围绕主题邀请专家。帮助榕江县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如何谋划、如何对接、如何融入、如何打造、突破口在哪里等,围绕主题南海区政协邀请产业空间布局、经济科技规划、乡村振兴、文化旅游、人才建设等方面南海区政协智库专家和南海区相关政协委员一行21人赴榕江县实地考察调研、与县政府主要部门座谈交流、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为榕江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出谋划策、献计出力。

二、创新开展山海协商

“山海协商”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要守正创新,既要大胆探索深入实践,更要规范有序建立机制,推动从“山海协作”到“山海协商”,协商共赢发展一是围绕协商主题,县政协委员“出题”每次“山海协商”议政会前,围绕协商主题提交协商建议,由南海区政协和榕江县政协负责收集整理。协商双方在前期对接基础上,提出协商的具体意见,共同研究完善协商内容,细化重点事项,确定协商的时间、地点,报协商双方审定。比如,本次协商议政中围绕协商主题,榕江县政协委员聚焦榕江发展中的瓶颈,直面痛点、难点问题,抛出榕江所需,重点围绕产业、文旅、人才、乡村振兴、新媒体建设等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提前反馈给南海区政协及“智囊团”专家二是聚焦问题清单,南海区政协“领题”。围绕问题清单南海区政协第一时间组织智囊团专家深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榕江工业园区返乡创业园、榕江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座谈,摸清了榕江优势、短板和目前工作推进情况,以湾区所需、榕江所能为前提,逐项研究问题清单”,把榕江打造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主阵地作为南海政协履职课题,为助推榕江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三是提出协商建议,南海区“智囊团”“解题”在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座谈的基础上,智囊团专家对问题清单进行深入研究,把脉问诊、对症开方,于2022819日,两地成功召开了南海·榕江政协第1次跨省协商议政会议会上两地政协委员、“智囊团”专家围绕主题深入研讨、交换意见、建言献策,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出了思想火花,打开了禁锢思想的天窗”。“智囊团”专家结合自身行业与研究领域,逐一回答了榕江县政协委员提出的系列问题,同时从宣传、文旅特色提炼、产业链协作、数字化营销、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一批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帮助榕江解决在打造“桥头堡”主阵地中思想解放、发展思路、对接融入、政策把握等方面问题。

三、推动山海协商落实

开展“山海协商”工作,既要建立机制常态化开展,更要统筹协调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形成“山海协商”议政会专报。协商议政会结束后,由南海区政协和榕江县政协对“智囊团”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从文旅开路体验融入、产业协作绿色发展、人才强县产教联动、创新机制保障落实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汇总,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3条,并形成协商议政专题报告,为榕江县委、县政府打造“桥头堡”主阵地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任务分解形成清单。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两地协商议政会议“山海协商”议政会专报)提出的第一批意见建议进行责任分解,按照“五定工作表”模式,列出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形成《榕江县推动落实“山海协商”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压实各乡镇各部门责任。三是闭环管理推动落实。由县政协对“山海协商”议政会专报《任务清单》,开展民主监督,跟踪跟进;由县督查督办信息中心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月调度和定期通报,确保“山海协商”成果迅速转化、扎实落实。签订《“十四五”时期南海区—榕江县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出台《南海区—榕江县东西部协作会商工作制度》《榕江县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深化两地“十四五”时期东西部协作工作。同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山海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今年以来,对东西部协作相关工作“桥头堡”项目推进情况开展实地督查及日常调度9次,公示项目进展情况5期,双方党政代表团、部门积极开展互访,召开双边交流会13开展招商活动28次,考察企业80家,接待考察企业198家。

     (来源:榕江县发展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