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州人大的指导下,我委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及时召开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对承办的建议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办理程序,强化联系沟通,如期办结人大建议,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我委共收到州人大代表建议62件,其中主办19件,会办43件,涉及经济建设类32件、社会建设类23件、生态文明建设类3件、文化建设类4件。经认真办理,以上人大建议均经与代表本人沟通后答复完毕,答复件按要求上传相关平台,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圆满地完成了人大建议办理任务。
(一)高度重视,明确分工。我委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始终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接受监督、实现民意、转变作风,推动发改工作的重要举措。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人大建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把关建议办理。在收到人大建议后,由委办公室牵头,针对每件建议,制定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表,做到每件建议实行“五定”(定领导、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效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办理机制,确保每件建议办理落到实处。
(二)严格把关,加强调度。对建议办理,要求承办科室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听取代表的意见,找准办理切入点,理出具体办理思路,一是对答复的内容、格式、语言、见面沟通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对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即进行纠正,切实提高办理质量;二是由委办公室全程跟踪建议办理情况,实行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做到每件建议有办理、有督促、有把关、有结果。
(三)认真落实,讲求实效。坚持把“工作措施实,答复内容实,答复依据实”和代表“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建议办理工作的根本标准。如,在经济建设聚焦产业发展方面,针对加快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园区的建议,我委会同州农业农村局、州工信局、州乡村振兴局,从“对接融入、服务保障、全面提升”三个方面,加强对粤黔共建产业园的研究和探索。主动配合推动两地共建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共建园区为载体承接东部企业、项目资金带动我州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按照“因地制宜、利旧建新、循序渐进、分批建设”的思路,积极运用东西部协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共建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惠企纾困方面,根据代表建议,我委积极做好惠企政策梳理等工作,持续做好惠企纾困政策的梳理解读工作,根据国家、省、州最新惠企纾困政策要求,及时更新《惠企纾困系列政策宣传手册(第六版)》,至第七版,印发了《关于持续做好助企纾困政策宣传的通知》至全州各级各部门,用好“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企业、项目“双服务”,及时做好政策宣讲宣传,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四)加强沟通,提高质量。始终把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与州人大等指导部门的联系、与协办部门的联系作为提升办理质量的关键。一是加强与代表沟通。在办理前,对代表反映情况不够明确的,及时采取电话或上门拜访方式,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代表所提建议的原意、背景和办理要求;形成初步答复意见后,主动沟通联系,征询对初步答复内容的意见,意见一致后正式答复。二是加强与州人大的沟通联系,及时请示和汇报办理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三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会办单位做好沟通协调,认真做好建议答复。同时对会办件给予密切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向主办单位提交答复意见。
二、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委的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已全部完成,但也认识到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建议落实情况的跟踪回访还需进一步强化,以便推动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推进等。下一步,我委将不断总结办理工作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扎实工作,努力把人大建议办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人大代表建议是对全州全方位发展极有建设性,对促进全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改进作风、服务群众,提高能力、解决难题,推动工作的有效举措。坚持在答复过程中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思考”,着力将建议办理工作转化为促进发改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人大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对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宽思路,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将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贯穿于发改重点工作之中。
(三)注重跟踪落实。加强对人大建议办理的跟踪,对因政策、机制和资金等原因暂时难以办理的建议,将积极向上对接,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对一些办理难度大的建议,继续做好“回头看”,有效加强建议办理连续性。
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