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发展改革委关于州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55J331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5-06-27 11:25

州发展改革委关于州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155J331号建议的答复


卓玉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更好促进产业体系在州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州产业体系在州内梯度有序转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规划布局推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2023年以来,省级明确重点支持我州发展硅精深加工(玻璃为主)、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2大主导产业发展。2024年2月,州委州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进全州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州积极推进发展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材料、民族特色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民族医药5大主导产业,打造黔东南州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明确产业发展集聚区,为更好的促进产业体系在州内梯度有序转移承接创造条件。2024年我州五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193户,总产值263.79亿元,同比增速36.8%,再生资源循环材料产业总产值109.39亿元,成为我州首个百亿级产业。省级重点支持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92户,总产值70.19亿元,同比增速20.23%。

(二)抓招商引资推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一是精准谋划项目储备。按照编制的黔东南州“5+N”工业产业“一图三清单”明确的发展目标、明晰的发展方向及拟招引的目标企业,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及产业政策优势,紧盯重点产业转移区域,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牵头组织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循环材料和酸汤产业三个主导产业发展专班开展招商引资走出去17次,请进来87次,洽谈企业105家,促成签约项目43个,项目总投资166亿元。二是精细服务项目建设。聚焦项目资金、项目用地等需求,全力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开展项目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凯里晶源、台江万航、台江锅圈、天柱苏润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依托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积极帮助投资强度大、经济效益好、实施进度快的重点工业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三是精准对接争资争项。围绕专项资金、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小企业信贷通等申报要求,加强政策宣讲解读,指导县(市)和企业做好项目谋划,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全力争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全年全州共获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75个,获补助资金0.49亿元;获工业领域基金项目4个,获投基金5.3亿元,同比增在165%,占全州“四化”基金项目的82.8%。其中,新型工业化基金项目1个、获投基金1.5亿元,新动能基金项目3个、获投基金3.8亿元;获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个,资金2.7亿元;获超长期特别国债(“两重”“两新”方面)项目2个,资金0.48亿元;获中小企业信贷通支持企业427户、791笔、36.8亿元。

(三)抓绿色化转型推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一是推进工业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积极促进“双碳”战略落实,持续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和节能监察“双轮驱动”,规范企业用能行为,推动工业节能降碳提质增效,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2022年-2024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连续三年同比降低10%以上。积极配合省工信厅及第三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开展重点用能企业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工作,2024年完成11家企业节能监察,2025年2月对州内8家水泥生产企业和3家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开展节能监察现场核查工作。经过前期准备、组织动员等流程,遴选水泥、氧化铝、铁合金、陶瓷、化工等行业32家工业重点用能企业,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对照相关能源管理类标准及能耗限额标准,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完成凯荣玻璃、其亚铝业、和兴钢铁、正熙锰业、天源冶炼等企业节能报告审查。督促麻江明达水泥、凯里耀星熔料、麻江宏凯化工、台江博宇、锦屏和泰水泥、榕江鑫丰铁合金等企业完成节能审查有关问题整改。二是规范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推荐麻江宏晟再生资源申请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及申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指导黄平尖峰水泥、岑巩岑祥科技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工业信息化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项目,台江麒臻、台江鲁控、凯里众鑫达、凯里其亚、凯里凯荣、台江璟和、岑巩辰飞、岑巩坤之云等企业共获得专项资金2260万元补助支持。三是组织开展绿色制造名单梯度培育。鼓励工业园区和工业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全面促进我州工业产业结构绿色转型。2024年安排专项资金28.5万元补助支持12家企业开展绿色制造名单申报。截至目前,黔东南州获评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名单26个(其中: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省级绿色工厂14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3个、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产品2个)。

(四)抓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推动打造产业转移核心承载区,用好用活各类政策和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省级专项资金、州级专项资金等约3亿元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供气方面,推进金钟经开区、黔东经开区长输管道项目建设,实现长输管道供气。推进天柱工业园区、洛贯经开区燃气管道项目建成投运,以点供方式为企业供气。在供电方面,推进建设丹寨思飞35kv专线报桩及内部降压站,炉碧、岑巩、黔东、天柱等园区110kv变电站、开关站等供电工程,为台江麒臻实业、台江万航、镇远安兴电子等及时迁建、改建110kv、35kv专线。在供水方面,推动建设黄平县白酒产业园配套(供水)建设项目、黎平县中潮供水项目等。在污水设施方面,推动建设黔东、天柱、剑河等3个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在标准厂房建设方面,安排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推动高新区大数据产业园三期20万平方米现代标准厂房项目3#、4#厂房建成投运。聚焦园区配套,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产业招商。一是利用资源招商。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资源,抢抓东西部协作、“桥头堡”文件等政策机遇,立足黔东南州丰富的石英砂和重晶石等矿产资源、民族中药材和食品原料等特色资源、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注入新动能。二是利用产业链招商。滚动实施“一图三清单”,紧盯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青岛红星化工、群华陶瓷、湖南兆科等企业到我州投资建设项目,延伸主导产业链条。三是利用平台招商。加强与知名企业、商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活动,扩宽招商渠道。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持续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强筋壮骨”。

(二)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加大争取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的力度。继续产业园项目列为州本级项目申报专项债。继续推动向省级推荐黔东南州改扩建类、两化融合类等企业(项目),为企业(项目)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加大信贷资金对主导产业的投入,针对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争取更多额度大、期限长、利率优惠的专项政策和信贷产品,用于支持黔东南州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加快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细化落实《贵州省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围绕污水处理、物流配送、园区供气、公共服务、要素保障等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多渠道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产业基金、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进一步推动绿色工业走稳走实。紧紧围绕国家、省、州决策部署。严格环保标准,积极开展节工业能监察工作、节能专项诊断服务。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补齐绿色体系短板,大力开展绿色制造名单培育工作,有力培育“零碳”企业,持续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力争在绿色低碳转型上再创新绩,切实推进全州工业绿色发展。

附  注:此件公开

联系人:龙  源;联系电话:8221671

   

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