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发展改革委关于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192号提案的答复
杨昌德委员:
感谢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今年,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经商州直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将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落实。州发展改革委起草了《黔东南州州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深化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畅通民营企业、商会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积极帮助民营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营造民营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目前,《制度》已两次征求了州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市)意见建议,并单独征求了州委州政府有关领导意见,近期拟报州委州政府会议研究。《制度》中明确,各县(市)要结合实际完善本县(市)党政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商会工作机制,加大联系服务工作力度,及时为民营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提信心,以务实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把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意识落细。一是落实简政放权政策,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持续推动“一网通办”,全州42 个州直部门、711 个县(市)部门、217 个乡镇(街道), 2436 个村(居)共计 22 万个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贵州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在州和16个县(市)政务服务大厅打造“网办服务区”,一般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 100%,零跑腿事项占比达79.72%。二是积极主动作为,上门服务。在全州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在州和16个县(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制定了《黔东南州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工作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出台了《黔东南州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推进政金企融资对接。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鸭鹅企业(项目)融资专场对接、2025年“开门红”政银企项目融资对接和财税联动优服务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等活动,促成企业与银行签约并授信项目45个,授信金额33.72亿元。深化法律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着力推进“万所联万会”,目前14家律师事务所与17家州工商联直属商(协)会签订结对协议。三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州、县(市)工商联定期开展“亲清会客”活动,分别召开工业、旅游行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暨“亲清会客”活动2次,邀请州政府分管领导及州直相关部门领导面对面与民营企业家沟通交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政商交往清单学习宣传。组织州工商联兼职班子、商协会负责人及有关民营企业家召开“贵州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集中学习宣传。四是整合部门资源,发挥整体作用。学习借鉴杭州市萧山区、桐庐县政务服务增值化服务改革经验,印发《黔东南州“企业之家”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以州和16个县(市)“企业之家”为线下涉企服务平台“总入口”,以“贵州政务服务网‘企业之家’平台”为线上“总门户”,涉企服务平台得到进一步规范。由州政务服务中心、州发展改革委、州投资促进局、州工商联组建“企业之家”联合服务组,合力共建“企业之家”,组织州工商联、部门和商协会常态化宣传相关惠企政策,收集企业需求、困难求助等问题。自“企业之家”运行以来,全州办理办结企业需求5737件。
(三)关于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全过程纳入民主监督范畴。2025年3月,州工商联、州发展改革委、州统计局印发了《黔东南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工作方案(试行)》,探索构建民营企业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州工商联持续做好探索建立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定量指标体系改革任务,形成的《黔东南州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调查分析报告》获李建书记等州领导签批。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及时印发《黔东南州州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试行)》,结合《黔东南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完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健全民营企业纾困帮扶机制,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利用“企业之家”、“亲清”会客会等平台,畅通民营企业交流沟通渠道。健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解决好企业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整合服务资源,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税收赋能、诚信体系建设、风险防范上拓展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广泛宣传民营经济政策,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下一步,州委、州政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6月20日
(附注:公开)
(联系人:周波,联系电话:8275109)